找到相关内容859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谛闲大师所示应读典籍

    谛闲大师所示应读典籍 谛闲大师所示应读典籍 佛经自汉明时入我中国。历晋唐宋元及前后五代。千几百年。依经得悟者缁素男女何止千万亿数。其间入道之门。不一而足。或看经而识自本心者。或参禅而明心见性者。或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3147339.html
  • 瑜伽师地论解题

    说是当时学艺之百科全书。  尤其特别说明瑜伽行者的境、行、果,极力主张阿赖耶识说、三性三无性说、法唯识之道理。  根据《瑜伽论记》n 1828等注释,其架构如下所示。   受瑜伽师地论的论书有...

    橘川智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3847359.html
  • 唯识宗大义

    唯识宗大义  此宗有五名。一名法相宗,是判别诸法之体性与相状。二名唯识宗,是说明法唯识之妙理。三名普为乘教宗,此教能趣向一切乘。四名应理圆实宗,此理真实圆满。五名慈恩宗,奘师基师于慈恩寺成立此宗。此宗根据六经十一论成立。论宇宙万有,虽有无量无边诸法,归纳不出五位百法。第一位是心,有八法。第二位是心所有,有五十一法。第三位是色,有十一法。第四位是心不相应行,有二十四法。第五位是无为,有六法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3447684.html
  • 十宗概要

    金刚智。  (7)、法相宗(又名慈恩宗、唯识宗、相宗、有宗),以解深密经、瑜伽师地论及成唯识论等为主要依据,其教义为宇宙万有,悉为识所转变,说‘三界唯心,法唯识’,晓得了一切事物的实相,就可以转识成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3148240.html
  • 修行非唯心

    修行非唯心  /社论  与基督教相比,佛教的社会性极为薄弱,到底是佛陀本怀如此,还是后世佛弟子理解与实践的偏差?为什么有人说佛教是主张“三界唯心,法唯识”的(此心识特别突出五蕴的“识蕴”)?佛教真的是唯心和唯识的宗教吗?我们不认为如此。  早期佛教主张“识缘名色,名色缘识”,认为心识缘六根、六境而生,复因根、境、识三事和合才生触,此中“触”已具有或冲动或兴趣或意念抉择的“行蕴”作用。  因为...

    社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650134.html
  • 法眼宗禅诗与大乘佛典

    嘶时,空花坠影”的禅定直觉意象,描摹出一幅又一幅不可思议境。 其四,吟咏楞伽唯识的禅诗。 《楞伽经》主张三界唯心,法唯识。《楞伽经》卷二说“三界唯心”,谓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)所有现象都是一心所变现,心为万物本体,此外无别法。佛教通常把唯识宗看作相宗,把华严宗看作性宗。不论性宗还是相宗,都认为一切诸法皆由一心所现,故说法唯识。但对这个“心”的含义,性、相两家说法不同。相宗指阿赖耶等心识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3453514.html
  • 延寿大师的禅教一致

    延寿的特点是用法相家证得法唯识,用华严家明行的必要,用天台家检约身心,去恶从善,从而使一切经教全部纳入禅宗领域。  如果说宗密树立了经典的权威,延寿则以坚持不懈的努力促成其成为实践。延寿借助禅教...

    河文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90554191.html
  • 论心外求法与心外相

    心外见法的说法来自“三界唯心”,佛言:“三界唯心,法唯识”,真妄、性相俱不出于一心,因此也叫“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”,这是佛陀所证悟的宇宙本理。反之,没有悟到这个宇宙本理之前的众生,都是在心外见法。  一楼文章所引用的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这段经文,说的正是三界唯心、法唯识的道理——无论是心内相还是心外相,都是心之相,所以,内相外相都是一心,所以经中说:一切诸法悉名为心——这就是三界唯心、法唯识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1054718.html
  • 《心语丛书》序

      禅门有云“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”,教理又说“三界惟心,法唯识”,都是强调的一个心字。但是此心长得什么样,是青红花白黑可以描摹?还是大小方圆可以丈量;是人情冷暖可以计度,还是善恶好坏可以耕耘?各种宗教要解决,各种哲学想解决,各种知识必解决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。   解决之道多途,或有纯粹唯心者,把心推上高不可攀的山顶;或有纯粹认物者,把心打入十八层地狱;或有混淆对立者,泯然心物。各有所...

    明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1055670.html
  • 什么是唯识无境?

    什么是唯识无境?  指法唯识所现,识外无真实之境。唯识,梵语vijn~apti-ma^trata^ ,音译作毗若底摩呾喇多;无境,梵语an-artha,又作无外境。意谓唯有识而无外在之对象,系唯识学派之根本学说。Vijn~apti 为由vi-jn~a^(知)之‘催起相’语基 vijn~apaya 衍生之语,系唯识学派之术语,指识之显现。唯识二十论记以‘唯’即是否定外境,故‘唯识’一语意谓无境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3367797.html